(一)强化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联合开发区、各镇街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招聘服务活动20场次以上,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用工质效。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外来劳动力及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的扩岗政策支持,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
(二)推动扩面提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扎实开展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加强部门联动,利用人社部门的系统数据和跨部门共享数据,重点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纳入参保范围,精准定位未参保人员,找准未参保的原因,分类施策,不断提升参保质量。二是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待遇核算、发放工作。抓好待遇落实,确保各项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准确、规范发放,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及时调整社保待遇。同时,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动态排查,对未落实到位的及时进行督导。三是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服务质效。推动社保业务“就近办”,持续完善“社银一体化”建设,规范业务经办流程,不断推进银行服务网点业务办理标准化建设,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全力做好居民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
(三)强化人才引育,助力人才强县战略。一是持续推进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实施汶上县青年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加大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收集企业人才需求,精选重点高校,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切实为企业和人才建好搭实招聘求职双向互动平台。二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求突破。加强与企业和高校博士后人才沟通交流,协助山东华力机电有限公司和辰欣佛都药业等重点企业与重点高校建立长期联系和实质性合作关系,争取近两年新增省级及以上重点平台1-2家,积极引进博士后人才。三是实施技能人才提质培优行动。深入实施《汶上县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扎实推进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新增自主评价备案企业12家以上,开展自主评价企业15家以上。持续打造“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品牌,结合汶上产业,统筹谋划竞赛项目,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严格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办赛,提升办赛水平。加强技能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省、市技能人才平台。
(四)夯实工作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促进基层劳动关系协调能力持续提升。常态化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宣传服务活动,一方面督促协调员主动学习更新业务知识,另一方面提供协调员个人展示平台,营造问题协商处置,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规范合同订立与用工管理,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防止违法分包、层层转包、账务不清等现象的发生,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三是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机制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定期沟通会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可以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案件进行联合查处,提高执法效率。